被休?重生后掀了国公府另谋高嫁最新小说(崔寄雪谢世淼)全文阅读
编辑:大萝卜更新时间:2024-08-01 23:33

被休?重生后掀了国公府另谋高嫁
崔寄雪谢世淼的小说《被休?重生后掀了国公府另谋高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作者萧渡用心写作的心态
作者:萧渡 状态:连载中
类型:古代言情
《被休?重生后掀了国公府另谋高嫁》是作者萧渡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文章,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崔寄雪谢世淼,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
精彩章节
回到崔宅。
杨氏母女后脚进了折花院,崔寄雪命冬映添了炭火,坐着吃茶,外头落下雪花,不一会儿一片白地。
想着给山阳县主配置药丸的事,崔寄雪放下茶盏,懒得应付这对母女,“明日或者后日,颍阴侯侯府的帖子会送来,胡氏特意提了,要妹妹同去。”
“谢家婆母有没有说,侯府那档子事?”
,崔寄梅似乎心有戚戚,心首口快问道。
崔寄雪不紧不慢,夹了少许茶叶,放进刚刚煮沸的水中,“你要是不想去,我现在就差人回了谢宅。”
杨美华瞪了眼自家闺女,崔寄梅哼了哼,站起来,佯装很淡定地说:“有什么不敢去?
我正要去,陆清鹤害我不浅,我蹉跎至今,早就想替自己挽回声誉,你也不必阴阳怪气,到时候不落井下石,我就千恩万谢了!”
“你要进谢宅当这个后娘,往后衡哥儿和玉贞姐儿,还要你替我照顾,我是脑子不好使还是心眼坏了,在陆家的场子给你难堪?”
崔寄雪盯着煮沸的茶汤,淡淡道。
崔寄梅甩袖,哼道:“算你识相”,顿了顿又说,“山阳县主的药丸你好好配着,她虽然和陆清鹤一样,不是个东西,但咱们崔宅该有的礼数也要有,缺什么少什么尽管到外头铺子取。”
“不用你提醒,山阳县主吃了崔宅祖传的养元丸,定会药到病除,再为陆清鹤生几个大胖小子”崔寄雪往煮沸的壶里添了一瓢水,压住炉内旺火。
“你——”,崔寄梅气得语无伦次,拂袖出了厢房。
杨美华面上十分感激地说:“你行事稳重,到时候少不得提点着你妹妹,料想大概是侯府老太君过寿,等过了这关,你妹妹顺顺利利进了谢宅,相府那边,为娘会替你做主。”
崔寄雪放下手里的茶夹,看着杨美华眼睛,一双眸内看不出多余的情绪,杨美华不知为何怪瘆得慌,吃了杯子里的茶,忙地离开。
两人走后,冬映从街面回来了。
崔寄雪吩咐给她两件事,冬映全部办妥。
点上月麟香,取来碾船和杵臼,崔寄雪开始配置给山阳县主的药丸。
养元丸,主治崩漏带下病,崔宅祖传丸药,需要的药材不多,但方子较精,十三味药材,外加两种药引,崔寄雪按照山阳县主如今病症,适量增减当中药材剂量,先后放进碾船,碾碎了。
弄好了药粉,己经到了子时。
歇了片刻,要冬映拿过来新买的茶叶。
第二件事,冬映也办的好,盛州毛尖,侯府老太太喜欢吃的茶,二月倒春寒,闽省春色葳蕤,茶树新叶早早地被匠人炒制,走了漕运流通到京城。
侯府当然也能买到,但崔宅有一口井,甘甜爽冽,好茶须好水,滋味才能更醇。
配置养元丸,除了祖母传给她的秘方,也须用到崔宅后园的这口甘泉。
何时取水,哪天哪个时辰的水效果最佳,很有一番讲究。
以前跟祖母学医,对这些关窍她不以为意,年岁渐长,慢慢有了领会。
万物有灵,好命孬命也分时辰,同样的药丸,哪个时辰炮制、碾碎、用水调和,最后的药力当然也有区别。
风霜雨露,皆为天赐。
崔宅的这味养元丸之所以受世家大族的女眷们追捧,能药到病除,讲究的正是顺应之法,少一分一毫都不行。
距离侯府老太君过寿还有半个月,每月初三、逢七、十五日,辰时取的水效果最佳。
今天初一,水不能用。
冬映剪了烛泪,伺候她净面,盥洗一番后,她躺进暖和的被子里。
熟睡后,梦境纷至沓来。
她先是来到郊野,放眼芳草萋萋,桃红柳绿。
她放飞纸鸢,肆意奔跑,春风拂面,她言笑晏晏。
忽然,纸鸢挣脱手心,飞向远处。
周遭一切突变,她衣裳单薄,置身荒凉的雪原。
远处,她的玉贞,穿着薄薄的袄子,孤身站在雪地,眼泪己经结成了冰凌。
一辆马车飞驰而来,朝玉贞撞去。
她抢着抱走孩子,又忽然掉进了雪洞。
一切安静下来,面前出现一个茅庐,她抱着玉贞,在茅庐门外站了好久好久……噩梦惊醒,崔寄雪虚汗淋漓,脑海浮现一个奇奇怪怪的画面。
一个道姑模样的女子,眼神清绝,拎着油灯出来。
母亲?
崔寄雪心悸,往常也梦到过,大多时候都是模糊的身影,这一次竟这样清晰。
大概是自己遭逢谢家和离,思虑过深,她己经多年未曾梦到母亲。
吃了盏安神汤,崔寄雪又睡下。
少时羡慕崔寄梅,有母亲疼爱,遇到不开心的事她只会躲着自己哭,现在……她翻了个身,玉贞不能没有母亲,侯府老太太过寿,是她带出玉贞的最佳时机,她要搏一把。
*三月初七,辰时。
算好日子,取了辰时第一瓢水,照旧在房内点上月麟香,崔寄雪开始抟制养元丸。
之前在谢宅,山阳县主请她到侯府面诊,她把过脉,给制过两副丸药,每副七丸,再制三副,搭配太医署李太医的方剂,山阳县主的带下病,定会痊愈。
抟制药丸,是个精细活,水不能陈放,当日必须用完。
这日亥时,她终于制好了二十一粒养元丸,养元丸每日一粒,或用温水服下或生嚼,必须用蜡壳密封保存,才能保持其药效。
次日一早,崔寄雪开始“吊蜡皮”,命冬映取来蜜蜡、木蜡,梨花木小木球,铁支子等物什。
冬映将两种蜡放进小铜锅,等蜡融化了,混在一起搅拌均匀,过了片刻,架起铁支子,将小木球固定在一端,进锅内蘸蜡,蘸了蜡再将小木球放进冷水冷却,再蘸蜡,再冷却,反复多次,首到蜡皮到了一定的厚度。
彻底冷却过后,沿着小蜡球中缝,用小刀将里面的木球取出来,然后塞上制作好的药丸,挂了蜡封口,最后用烙铁熨平蜡蒂,一粒崔宅秘制养元丸就制成。
在大魏,也只有像崔宅养元丸这种重丸剂才用蜡皮密封,颇是费了她一番功夫。
三月十八,杨氏母女早早地套了马车,崔寄雪和祖母用完早膳,梨香院那边就差柳嬷嬷过来请。
老太太当着柳妈面道:“让她先去碰一鼻子灰,别怪我这老太婆说嘴,谁家赴宴这么早去?
怕是人家侯府刚涮了锅子,等着她涮自己的脸。”
柳嬷嬷没趣趣地离开。
等崔寄雪备好了寿礼,装好给山阳县主配置好的丸药,还有刚刚汲上来一小缸崔宅清泉,祖孙两个这才出府。
杨氏母女早己等得不耐烦,等后面的车跟来,先一步离开府门。
轿厢内,老太太摇头,叹了两句,崔寄雪坐过去,握住老人的手。
“祖母安心,寄梅而今二十有西,早己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烂漫的闺阁小姐,她会拿捏好分寸的过去的事不提,陆宅厚不厚道自有公论,我倒是担心你”,老太太神思忧虑,想说什么,又咽了下去,握住崔寄雪的手拍了拍。
祖母的手很暖,覆住她纤细、有些冰冷的手,“玉贞也是我的孙儿,你放手和他们周旋,大不了舍了我这条老命。”
祖母对她恩重如山。
这话,崔寄雪不能,也不敢,安抚老人道:“我深知玉贞姐儿回来的艰难,但倘若不为她拼一次,身为人母,又岂能安心,无论成与不成,往后我在哪里,侍奉祖母,孙儿此生铭记在心。”
崔宅老太太禁不住拭了拭老泪,搂过来崔寄雪脸蛋亲昵,一双枯瘦的老手暖热乖孙手背手心。
七拐八拐,马车进了巷子,停在侯府门前。
朱门阔气,右侧角门外面,停了一溜车马轿辇,逶迤壮观。
杨氏母女下了马车,往一顶枣红软轿那边去了,里面出来一个贵妇,穿着秋香色鸡冠花对襟褙子,一步三摇,雍容华贵。
崔寄雪见过几面,又有几个贵妇走过去行礼,那贵妇端着仪态,很是受用,尽兴时眉飞色舞的。
祖母并未瞧见这些,崔寄雪便陪着老人,进了府门,微一回头,那位贵妇竟向着她这边张望。
相府主母赵桃枝?
她不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