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资讯 > 嫁春色纸老虎小说章节阅读

嫁春色纸老虎小说章节阅读

编辑:精选故事云更新时间:2023-02-16 15:46
嫁春色

嫁春色

嫁春色_这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神作,我也看了四五年小说了,小说界的套路也都见了一遍。但看到这本小说却给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作者:纸老虎 状态:连载中

类型:浪漫言情

全文阅读 小说详情

爆火言情小说《嫁春色》正在火热连载中,这本小说是由作者纸老虎倾情力创的作品,故事里的主人公分别是温桃蹊陆景明,其主要内容讲 述了......

精彩章节

嫁春色温桃蹊陆景明章节试读

第1章到此为止

六月的歙州,最是多雨的时候,淅淅沥沥的小雨,往往一下便是一天,像老天哭红了眼,泪是止不住的往下流,却也不管田里的庄稼地上的人。

温桃蹊裹了件月白外衫,整个人看起来有些单薄无力。

她叫人挪了美人榻出来,就置于清漪阁的廊下。

屋檐上悬着的角铃叮铃作响,她斜倚在美人榻上,懒懒的抬眼往上瞧,却一眼看不见。

那一眼好似用尽了她的力气,她甚至连抬一抬眼皮,也再做不到了。

月洞门下白翘撑着把娟秀的伞,脚上的绣鞋沾湿了大半,她低着头几乎小跑着进门,等上了垂带踏跺,把伞一收,抖着身上的水珠,脚下踢踏几步:大奶奶,上头才放下来的旨,到底是抄了家,眼下知府衙门的人把温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老爷打发人去看了,也给郑大人递了银子,但不顶事儿,不叫进,连人都不叫见一面,这会儿外头的人回了话,老爷叫来告诉您一声。

温家,彻底完了。

是从什么时候起呢?温桃蹊甚至已经回想不起来了。

也许这一切,从她嫁给林月泉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

只是她实在想不通,到底,为了什么?

白翘见她久不言声,双目空洞无神,人吓坏了,把伞往旁边儿收了,人凑上前,却又不敢上手碰她,唯恐沾染了湿气,越发带的温桃蹊不好。

丫头一开口,声儿是哽咽的:大奶奶,您别吓唬奴婢……

白翘,你告诉老爷,我在等他了吗?

这声音把温桃蹊自己也吓了一跳——从前她声音清丽悦耳,最是娇俏喜人,如今话一出了口,竟透着三分孤寂,三分落寞,三分凄凉,余下的一分,全是恨意,只是那一分终究又太少,掺杂着,几乎分辨不出罢了。

白翘面露为难神色,她一眼瞧见,心下了然,嘴角边扬起了苦涩的笑意:到头来,我还是活了个稀里糊涂。

她是错爱了吗?还是错付了?

父兄教导她的,从来都是出嫁从夫,是以从她嫁到林家的那天起,林月泉就是她的天,是她余生的全部,她为林家,为林月泉,倾注了全部的心力,到头来呢?

她病了,其实病得很严重,能不能挨过这个六月,都说不准,可是从她病倒的那一日,她就再也没有见过林家任何一个人了。

林月泉几乎是将她软禁在了这清漪阁中,除了白翘,只有那些几近枯死的花花草草,日复一日的陪着她。

我这一生——温桃蹊合了合眼,再睁开时,眼神中是一派清澈,一如她十四岁初遇林月泉时的目光,是纯净的,温柔的,无父,无夫,无子,我却至死不知,我好好的一个温家嫡长女,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白翘,你说可笑不可笑?等到了九泉之下,爹和哥哥们见了我,会心疼,还是破口大骂呢?引狼入室——是了,这就是引狼入室。

温家会一步步走到今天,全是拜林月泉所赐,在过往的岁月中,她隐隐察觉到怪异之处,却从未多想,父兄几次提点,她也不曾放在心上,本以为她和林月泉是真正的琴瑟和鸣,但一切都只是他编造出的谎言,把她牢牢地禁锢其中,直到温家大厦倾颓的这一日,她才彻底醒悟。

吱呀——

小院的门被人从外推开,轻轻地,缓缓地。

温桃蹊抬了眼皮斜过去,那张脸,最熟悉,却又最陌生,还是十三年前的模样,只是更多出几分成熟稳重,不像她,早被岁月败坏了容颜,又在短短三个月中,被沧桑爬满了整张脸。

林月泉的藏青长衫下摆处沾了水,半湿着,走近了,眯了眼睛看温桃蹊:一直在等我?

声儿是清冷的,早没了昔年的柔情与蜜意,到了如今这时候,他也不愿再装出一副痴情模样了。

温桃蹊心里全明白,可酸涩还是从心底泛到了舌尖上

等到她自己明白过来,那酸涩因何而来,便又全都变成了恨。

先前她心中恨意仿佛只有一分,到了这会儿,瞧见了林月泉那张脸,便一下子收不住了,心底,眼中,全是愤恨,再开口时,淡淡的:不是等你,是等答案。

林月泉笑了。

是,就是这样的笑容。

一见倾心,为的,不就是他这张笑脸吗?

温桃蹊深吸口气,觉得胸口一阵阵的发闷,几乎喘不过气来,她强撑着,又抬了一只手,捂了捂胸口,扫过去一眼,又很快别开脸去。

那张脸,早不值得留恋,更不配叫她目光多做半刻停留了:你来见我,是为了看我死不瞑目,还是为了给我个清楚明白呢?

她说的平静,他面上也是波澜不兴,只有眼底一闪而过的阴沉和慌乱,险些出卖了他心底的情绪。

他渐次敛去笑意:你知道苏林山吗?

谁?

林月泉的眼睛里,所有的情绪,都终被恨意所代替:山泉香,你们温家最引以为傲的,山泉香——他声音发了狠,三两步上前去,长臂一伸,钳制住了温桃蹊的下巴,那是我爷爷用了六年时间,研出的方子,你们温家,不过是贼罢了!窃香方,更窃了人命!桃蹊,你是高门里长大的姑娘,这一世的人情世故见得太多了,杀人偿命的道理,总该明白吧?你我夫妻一场,携手相伴十二年,我怎么会想看你死不瞑目呢?你要的答案,我当然会给你。

他说的并不那么清楚,温桃蹊却隐隐明白了什么,原来人之将死,竟连神思都清明许多,他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点醒了她。

苏林山这个名字,在她幼年时,有那么三两年,偶尔会从爹娘的口中听见,只是时隔多年,她早已经记不起,至于山泉香……或许从一开始,就全都是孽缘。

林月泉走了,温桃蹊是在他将要踏出清漪阁门槛的那个瞬间,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的。

白翘哭的声嘶力竭,却也不能换回主子的一条命,林月泉听得身后那样悲戚的声音,脚下一顿,撑着伞的手一僵,伞便斜了斜,有雨丝自他头顶斜扫下来,落在脸颊上,顺着脸颊一路滑进了衣领去,像极了滚落的泪珠。

他一抬手,擦了个干干净净,喉咙滚两滚,再没回头看,只是双目微微发红。

结束了,他要的,她欠的,全都到此为止了。 第二章:小金冠

第二章小金冠

三月春回大地,歙州城中出云街上,温家五进的院子就坐落在几乎正中的位置。

此刻东方初泛鱼肚白,温桃蹊的小雅院中有仆妇婢女捧着衣物鱼贯而入。

菱花铜镜前的少女十三四岁的模样,面容姣好,眼神纯净又温柔,白嫩的一只手递出去,在妆奁中挑挑拣拣了好半天,眼中多出些许苦闷:上上个月的时候,大哥不是打了个小金冠给我吗?

白翘正替她梳头呢,手上一顿,似乎仔细的想了想,诶了声:是,但姑娘不是说,那东西瞧着是精致,只是不是姑娘一向喜欢的样式,放着一直没有用过,上个月孙妈妈叫收到小库房去了。

温家家大业大的,各人的院子都带了一间小库房,温桃蹊打落生就受宠,温致真正把她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样,是以等到她年岁渐长,划出这小雅院来给她住着,当时不知花了多少心思和心血,又把ᴶˢᴳ她的那间小库房扩大了好些,生怕她屋子里东西多,放不住似的。

温桃蹊把手落在了一支青玉雀头簪上,对着自个儿比了比,轻叹了声:阿娘还等着我,既收起来了,就不要找了,怪麻烦的,你记着吧,回头打发人去把我的小金冠拿出来,过两个月大哥大婚,我那天要戴着它。

白翘把雀头簪接过来,往她的小髻上簪了,虚扶了她起身来,又去黄花梨的衣架格子上取了她的外衫与她穿好,一面应着,一面陪着她出了门,往上房院去了不提。

可是等到温桃蹊进了赵夫人的屋里时,立时就察觉出了不对劲儿。

平日里赵夫人并不是个极严苛的人,这么大的家业,她这个当家主母,却一向宽和驭下,见了人也总是眉开眼笑的,瞧着就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是以她屋里服侍的丫头们,素日里活泼,绝不是拘谨的性子。

今日这样安静……

温桃蹊把裙摆处略往上提一提,三两步近了前去,端了一礼,眼角的余光扫过了一旁官帽椅上坐着的男人,便咦了声:大哥?

温长青脸色不大好,她迟疑了须臾,刚想问一问出了什么事,那头赵夫人已经沉声叫了她。

她欸的一声回了头看过去:阿娘?

这一声她才定睛瞧见了,阿娘的身侧放了个小锦盒,剔红嵌百宝的,四四方方,瞧着精致的很,这东西大约是大哥从外头带来的……

果不其然,她目光刚收回去,赵夫人便问出了声来:上回你大哥不是给你打了个小金冠吗?你的小金冠呢?

温桃蹊面色一僵,下意识的回头去看白翘。

她这匆匆一眼,赵夫人和温长青都看在了眼里,对视了一回,赵夫人摆了摆手,示意温长青先去,他略想了想,起了身来告过礼,深看了温桃蹊一回,转身离去了不提。

赵夫人深吸口气,招手叫温桃蹊近前,拉了她一只小手,把人往身边带着坐下来:这东西是你大哥带回来的,城北陆记典当行的掌柜叫人把东西送到了柜上,特意叮嘱了,要亲手交给你大哥,你大哥打开一看,就是你的那顶小金冠。

她说的平平淡淡的,温桃蹊却一时如坐针毡。

她的东西一向都收的很好,而且这顶金冠,今晨她才问过,白翘说……孙妈妈?

她弯弯的柳叶眉蹙拢到了一处去,赵夫人屋里点了檀香,能定心神的,可此时却显然没用,她心神乱的很,好半天才勉强稳了稳:陆记怎么认得这是我们家的东西?

这金冠原本就是陆记金铺打的,你大哥为着你的生辰,寻思了很久,提前了半年时间就跟陆掌柜定下了这顶金冠,是以他认得这是咱们家的东西。赵夫人端着耐心同她解释,也瞧的出她心神不宁,那不像是茫然无措,反倒有些质疑和愤怒在里头。

自己养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的脾性,赵夫人是最清楚不过的,这个女儿生来金贵,是他们温家长房唯一一个嫡出的女孩儿,娇生惯养的,素日里娇蛮些倒是有,但绝不是个刁钻的性子,同家中的丫头们也都处的和睦,鲜少有吊脸子的时候。

你这个东西,素日里都是谁在收着?

温桃蹊喉咙滚了两滚,似乎想开口的,话到了嘴边,又咽回了肚子里。

她把小手往外抽一抽:阿娘,我能自己处置这件事情吗?

赵夫人目光一沉,看向了白翘。

白翘心下咯噔一声,方才姑娘看的那一眼,她自己也是瞧见了的,夫人是经历过事儿的人,瞧了姑娘那一眼,岂不是要以为是她手脚不干净吗?

丫头慌了神,就想提了裙摆跪下去,温桃蹊话说得快,赶在了她动作之前:这事儿同白翘没关系,阿娘,我心里有数,既是我房里的人手脚不干净,能不能叫我自己处置?横竖也还有阿娘替我瞧着,我要是处置的不好,阿娘再料理她们,成不成?

她都这样说了,赵夫人哪里有不同意的,况且孩子渐次大了,早晚是要许了人家的,她这个女儿打小就是当宗妇教养的,以前有好些事儿不教给她,是觉着她年岁还小,实在没那个必要,如今也十三四了,如何持中馈,如何调教家里的仆妇奴才,也该一点点的提点教导她。

如此想来,赵夫人便点头应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你有不明白的,去问你大哥,有料理不来的,打发人来告诉我,我来处置,只是不要把事情闹的太大了,传出去给人家笑话,这阵子李家也常派人到咱们府上来走动,再叫人家家里听了信儿,岂不说咱们这样的人家,连家里的奴才也调教不好,知道吗?

温桃蹊口口声声的应下来,打发了白翘带上锦盒,又同赵夫人撒娇了一场,才领着丫头出了上房院,余下一概不提,只是脸色阴沉难看的很。

白翘心里还是不安定,那锦盒在她手上仿佛千斤重:姑娘,这事儿跟我真的没关系。

我知道。她声儿闷闷的,当然是跟你没关系的。

第三章:陆景明

第3章陆景明

温家的宅子是雕梁画柱,假山林立的,院子里还挖了荷花池,从宅子外头引水入宅,顺着荷花池一路再往东,又蜿蜒出去一条清溪,上置凉亭,亭中曲水流觞,风雅极了。

而自凉亭穿出去,再向北约一箭之地,栽了两小片矮竹,左右各一片,从矮竹中间青灰色石砖铺就的甬道行过去,入眼便是温长青的书房。

温桃蹊一路走得快,身后跟着白翘,白翘手上始终捧着那个锦盒,小心谨慎,生怕摔了。

温长青像是算准了她会来似的,书房的门敞开着,四下也没有留小厮服侍,这会子温桃蹊在他书房的台阶前站定住,眯着眼想了会儿,照旧提步上去,径直进了门。

她脸色不好看,有些许凝重,些许不快,温长青长叹一声,跟着叫白翘:你把东西放下,去外头待着。

白翘一双眼睛骨碌碌的转,看看自家主子,再看看温长青,到底老老实实的把那四方的锦盒往温桃蹊左手边的翘头雕花小圆桌放下去,猫着腰一递一步的退了出去。

你知道你的东西丢了吗?

说起这个事儿,温长青也是气不打一处来的。

这顶小金冠要说有多名贵,那倒不至于,温家根基深,底子厚,家里的孩子们打小是穿金戴银长起来的,更别说温桃蹊是他们长房唯一嫡出的女孩儿,且赵夫人怀她的时候,已经二十有七,实在是年纪不小了,是以温致和赵夫人就更是宝贝,从小到大,她就是想要天上的月亮,温致都想尽了法子哄着她高兴的,什么样的稀罕物件她没见过,什么样的名贵珠宝她身边没有呢?

只不过这金冠是她生辰礼,温长青为这个东西也没少花心思,花样是他亲手画的,花样交给了陆记后,隔三差五他都要到陆记去催问,他素日里忙,却也没有一刻忘了这顶小金冠,是以今儿陆记的人突然把这东西送到他面前时,他着实的气了一场。

等到带着东西回了家,回禀了阿娘,她到阿娘房里去请安时,那样的茫然,分明就是根本不晓得丢了东西!

温长青越想越来气,恨得牙根儿痒:我送你的东西,你不用也就罢了,左右你妆奁里和你心意的也多,不差这一顶小金冠,可总该好好收着吧?我花了多少心思叫人家打出来的,你转头撂开手,把它给混忘了,真是不像话。

温桃蹊讪讪的摸鼻尖儿,这不算冤枉她,这东西她真是许久想不起来,任凭屋里的人随便收到了哪里去,要不是一早阿娘嘱咐了,今日李家太太要登门作客,叫她好好装扮,她也想不起来这金冠。

我屋里东西多,一时用不上的,底下的丫头就随手收了去,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向就不爱这些金的银的,你何曾见我满头金簪出门的?她撇嘴,像极了撒娇的样子,知道是你花了心思弄来的,我今儿还想着要戴上它陪阿娘一道见李家太太呢,不信你去问白翘,早起梳妆我还特意问过。

特意问过……

温长青一眯眼:然后呢?

她吞了口水却不答反问:陆记派人给你送东西,就没有别的话告诉你吗?

温长青便晓得,她是知道些事儿,但不愿说的,既是她不愿说的,他就是再怎么追问,也撬不开她的嘴,于是摇了摇头:倒没说什么,只说陆景明交代的,要亲手交给我。不过我看过是你的小金冠,去了一趟陆家,按陆景明的说法,这东西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拿到他们典当行去当了的,东西到了他们典当行手里,典当行的许掌柜反复看过,这金冠上有他们陆记金铺的号ᴶˢᴳ。陆记在歙州这么多年,做生意是有规矩的,陆记金铺的主顾们,非富即贵,这金冠用料又足,样子又精致,是要花大价钱的,定的起这样小金冠的人家,怎么会把东西拿出来典当?何况还是拿到陆记去当,多丢人呐。

温桃蹊扬长了音调哦的一嗓子,大概其的便明白了。

陆景明她是知道的,前世没怎么打过交道,但是从爹和大哥口中听说过很多次,后来嫁到林家,也没少听林月泉提起,且陆景明一向与大哥的私交不错,在温家落败的那段日子里,她也辗转打听到一些消息,昔日里的好友们,鲜少有人敢站出来替温家说句话,但陆景明跑前跑后的,倒实实在在的替他们温家做过几件事儿。

而且……实际上在她的心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当年她一心爱慕林月泉,爹和大哥却并不大瞧得上彼时算得上白手起家的林月泉,觉得他配不上她,最早的时候,爹中意的,便正是这个陆景明。

陆家的家业在扬州,生意做得大,即便算不上是独一份儿的富贵,也是家财万贯,又是世代经商,而至于陆景明为什么只身到了歙州来经营,她便不得而知,但总归算下来,爹最初是觉得,陆景明至少与她算得上门当户对,是配得上她的那一个。

正因为她知道这个人,也晓得陆家做生意的规矩,是以大哥这样说,她便心下了然。

歙州算得上物阜民丰,有钱有势的人家不算少,能在陆记金铺买得起这样一顶小金冠的人家其实不算少,但问题是,这样的人家有头有脸的,到人家陆记做了买卖,人家就心里知道,哪里有一转脸,又把东西拿到陆记去典当的道理?

场面上走动的人,最看重的就是面子二字,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哪怕有一日里子烂透了,也要强撑着那点面子,日复一日的过下去。

所以这个许掌柜带着小金冠去回了陆景明的话,而大哥你一向同他私交还不错,你当初定金冠的时候,他是知道的,便一眼认出了这是我的东西,这才吩咐了人要亲手交给你——温桃蹊突然啧的咂舌,他倒挺会办事儿的嘛。

温长青横过去一眼:他这个年纪,能在歙州独自经营,即便是有扬州陆家的名号撑着,也少不了他自己是个有本事的,这点儿场面上的事儿,他不知道怎么办?姑娘家屋里服侍的人手脚不干净,这是内宅的丑事儿,家丑不外扬,他倘或张扬起来,往后也不用见面了。

第四章:隐瞒

第4章隐瞒

温桃蹊这才想起来,原来林月泉昔年多次提起陆景明其人时,都是赞不绝口的。

只是那时候她的心思少花在旁人身上,做了他们林家的当家主母,便事事都以林家为先,以林月泉为先,心中眼里再没了别的任何人,哪怕是她的父兄,也要排在林月泉之后,更何况是个往来甚少的陆景明呢?

今日大哥说起这个人,温桃蹊仔细的回想了一番,事实上陆景明的那张脸都有些模糊不清了,只是隐约记得,他生的不俗,同林月泉的那种温和精致不同,陆景明好似……好似……

温桃蹊小手托腮,有些出神。

温长青偏头看过去:你在想什么?你屋里的丫头们你打算……

她叫这一声拉回了思绪,轻咳两声,掩饰着自己出神的失态。

陆景明好似如何,她委实有些想不出来了。

我屋里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置,我回过阿娘,这件事儿我来料理,阿娘也同意了。她一面说着话,一面已经站起了身来,略弯腰,把先前那只锦盒抱在怀里,作势要走,只是临行时脚下又稍稍顿住,小脑袋一歪,朝着温长青的方向望过去,那个四十出头的男人,有名姓吗?

温长青一怔,摇头说没有:据陆景明所说,他们典当行的规矩,是不问东西出处的,自然也就不会留下行当者的姓名。

那长得什么模样,他们柜上的人,应该能认出来吧?

她条理清晰,心思缜密,温长青眼底闪过一抹欣慰:我也问了,这个他也拿不准,毕竟开门做生意,迎来送往的,每天到他们陆记去的主顾那么多,柜上的伙计能不能认得出脸儿,他哪里说得准。不过这东西精致金贵,当走的银子也不少,保不齐伙计能记在心上,他说回头亲自去问一问,再来告诉我一声。

只是她接二连三的发问,温长青犹豫了须臾,又叫住她:你知道是谁做的,对吗?

温桃蹊嘴角扬起弧度来,眼底是一片清明,最是无害的模样,两只小手背在身后,语调轻快:不是说了不叫大哥管吗?我多多少少是心里有数的,又不是个傻子,整日我屋里人干了什么,我一点儿不晓得。

你可别……

温长青那里到底不放心,似乎还有一肚子的话要交代叮嘱,温桃蹊却已经同他辞别过,转了身小跑着出了门,分明就是不想再听他多言。

他是长兄,比她年长了七八岁,有什么事儿都惦记着,何况这几年来,他陪着爹的身边,里里外外的操持着,一向是温家宗子的做派。

操心惯了的人,遇上丁点儿事儿,都总是放不下,只是孩子终究会长大,她有了主见,自个儿心中有成算,便不愿受太多拘束。

念及此,温长青无奈的摇头,几乎失笑出声来。

阿娘放开手叫她自己去处置这件事,八成也是为这个,他们叶总不可能护着她一辈子,早晚是要嫁人的,到了人家家里,还不是事事都要自己拿主意,如今家中出些小事儿,横竖翻不出阿娘的手掌心,只管由着她去也就算了。

却说温桃蹊出了门,白翘乖巧的自她手中接了锦盒过来,便一言不发的跟在她身后。

主仆两个自矮竹穿出来,沿着西侧的抄手游廊一路往小雅院回,自始至终,空气中都安静的可怕。

温桃蹊走在前头,有意的放慢了脚步,她侧耳认真听,似乎都还能听见白翘的呼吸声,一时轻,一时重,分明是心里紧张。

她不住的凝眉——前世她最落魄时,只有白翘不离不弃的陪着她,丫头是忠心耿耿的,她从来没有怀疑过。

白翘是家生的丫头,七八岁就在小雅院服侍了,陪着她一起长大,是她身边儿最贴心的一个,可是白翘在紧张什么呢?

温桃蹊深吸口气:白翘,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但一直没敢告诉我?

身后丫头脚步一顿,眼皮往下一垂,索性把眼底所有的情绪都掩去,生怕泄露了,叫她主子瞧见分毫。

她不说话,小雅院又近在眼前,温桃蹊抿唇,站住了脚不再走,回过身去看白翘,发觉她抱着锦盒的两只手,分明用了力,死死地攥着锦盒的两个角,骨节处都隐隐泛白:你到底……

姑娘——

你到底,隐瞒了什么?

话没问出口,温桃蹊扭脸儿去看,那是她阿娘身边的知云,她便不再问了,换了副笑脸,往前挪动两步:知云姐姐来寻我的吗?

知云是赵夫人身边儿最温顺的一个丫头,踩着细碎的步子迎上来,诶的一声:姑娘临走的时候,太太才交代了,回屋里放了东西可快回去,李家太太怕是快到了,姑娘怎么一转脸儿就忘呢?二房太太和三房太太都带着姑娘们在了,独缺了姑娘一个,李家太太这会子都过了二门,眼看着就要到老太太屋里去行礼了,姑娘还在这儿晃悠啊?

温桃蹊一拍脑门儿,她是真的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一门心思放在那个贼身上。

她临出门的时候,阿娘真的是专门交代了,这事儿要查也不急在这一两日的,李家太太要来做客,她是长房嫡女,不能失了礼数,叫人看着不成体统,得,还是险些误了事儿。

她噙着笑,上了手去拉知云,叫着好姐姐,撒娇似的哄着她一道走,身后白翘要跟上去,温桃蹊只是拿眼角的余光扫过一回:你把东西送回屋里,也别告诉谁知道,叫连翘过来跟着吧。

白翘刚要应的声儿,一时哽在喉咙里,不上不下的:姑娘……

这一声姑娘她都唤的艰难,听起来委屈极了,温桃蹊心中不忍,可到底是横了心,拉了知云一路走远,甚至都没有再多看白翘一眼。

忠心是一回事,坦诚,怕是另外一回事。

前世她没遇到过这些事情,这顶小金冠也不曾丢失,她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为什么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可也许正因为从前在家中做姑娘时,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才不晓得,忠心耿耿的白翘,也是会对她有所隐瞒的。

她不喜欢这样,所以她必须要叫白翘明白——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ᴶˢᴳ,比她更重要,主子只能有一个,对主子知无不言,是本分。

第五章:再见林蘅

第5章

温家长房的老太太姓周,是个和善的人,打年轻时候起,待人接物就是最宽厚不过的。

那时候温家老太爷刚从父辈手上接过家业,其实一步步走的都艰难,家里的兄弟们多,个顶个的有本事,谁也不服气谁,都想从老太爷手上分一杯羹,外头柜上铺子里争的厉害,内宅里也不消停,妯娌之间勾心斗角的,持中馈的事儿,谁都想试着露个头,偏偏这位老太太是个菩萨样的性儿,哪怕是你欺负到跟前儿了,周老太太也是个笑面佛,大肚能容,只是绝不十分手软,任人揉搓就是了。

再到后来,日子久了,周老太太以德服人,把一家子上下都治的服服帖帖的,才再没闹出什么花儿来。

知云陪着温桃蹊进门的时候,果然一家子都在,她两个婶婶领着两个堂姐都在,正陪老太太围坐着说话,她稍稍松了口气,上前三两步,柔着嗓子叫祖母。

众人见她进了屋,便自觉从老太太身旁散开,把位置腾出来给她。

老太太一招手,她乖巧上前,老太太手落在她头顶,虚揉了一把:就你来得迟,一大清早的,又不知到哪里玩疯了,好在李家太太尚没进门呢,不然你比客人来的还要晚,叫人笑话你没规矩。

温桃蹊一只手挽着老太太,撒了一场娇,这话自然也就揭过不提了。

却说这头众人笑闹不过三两句的工夫,外头丫头进门来回话,说是李家太太到了,于是赵夫人便起身来,作势是要往外迎客,只是如今两家定了亲,大定都放过,吉日子也选好了,客套的礼数便没有那样全乎的,不然反倒显得生分,是以赵夫人也真的就只是作势而已。

她人刚至于门口时,李家太太便已经叫丫头拥簇着进门了,两个人正好在门口迎面遇上,便笑着说着从十二扇京式屏风绕过来,到了内堂去。

温桃蹊一双眼睛早飘到了那边去,只是瞧见了李家太太身边儿跟着的人时,她整个人都愣怔了。

——林蘅。

如果说白翘是那个忠心不渝,陪着她走完了前世整个人生的不可或缺的人,那么林蘅,则是在她最后的岁月中,除了白翘之外,唯一还能带给她温暖和慰藉的人了。

她和林蘅的友情,可以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形容,只是后来她病重,被林月泉扔在清漪阁不管不问时,林蘅偶尔会到清漪阁去陪她小坐,而最早温家出事的消息,也是林蘅带去给她的,又一直宽慰她要放宽心,隔三差五的给她送消息,虽然再到后来,林蘅也不去看她了。

她从白翘的口中听说,是林月泉找上了林蘅的夫家,具体说了些什么,白翘不知道,她自然就更无从得知,但总归从那之后,林蘅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这个姑娘,的的确确在她最艰难的岁月,如一股清流涌过,叫她在绝望之余,还能够勉强想起,这人世间尚有一丝温情。

是以林蘅之于她……她重生以来,很少有这样大的情绪波动了。

前世经历过那样一场,欺骗,背叛,家破人亡,重生了,反而看得开了,她只想守着一家人好好地活着,就最重要不过,至于她和林月泉之间的纠缠,温家和林家之间的仇恨,她会一点点的彻底弄明白,但不急在一时,而要说报复谁,她从没那样想过,远离,避开,不再叫林月泉有机可乘,这才是她该做的。

但今日突然遇见林蘅——温桃蹊仔细回想,前世她和林蘅相遇,本应该是在六个多月后,到了九月时,她祖母要过五十的整寿,她就是那个时候,认识了林蘅。

果然重生之后,有很多事情不大一样,林蘅今日会跟着李家太太突然出现……原来林蘅早就到了歙州,只是没怎么露面,一直跟着她姨妈李家太太住着,少外出走动而已。

她这里出神,恍惚间觉得身边儿有人不轻不重的戳她腰窝,这才猛然回过神来,再一转眼看过去,她两个堂姐正拉着林蘅笑语盈盈,原来是众人已经见过了礼,唯独她……

温桃蹊面上一阵尴尬,面颊微微泛了红,才匆匆忙忙起身来,好在赵夫人眼下还同李家太太比肩站着,李家太太也正同她三婶说着什么话,她莲步轻移凑过去,柔声细语的与李家太太见了礼。

李家太太话音顿一顿,眉开眼笑的看她,转而又同赵夫人夸起来:人家讲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看果然不假,几天不见,桃蹊出落的更好了。

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就出落得好,你快别夸她,我整日说她顽劣不懂事呢,偏你一见面就夸,岂不知越发叫她飘飘然忘乎所以,更没个正形。

她们便又寒暄起来,大人们说话,小孩子家是不能插嘴的,只能乖巧的笑着,掖着手站在一旁陪着,等几时她们寒暄客套完了,才肯放她自由。

温桃蹊正无聊的掰着自个儿的手指玩儿,赵夫人突然点了点她:那是你林蘅姐姐,是亲家太太娘家的侄女儿,如今在歙州小住着,往后你们见面的机会多,你们去一处玩吧,只是别欺负人家。

她这才欸了一声,蹲身做个礼,端的是一副受教姿态,直把众人逗笑过一回,才踩着轻快的步子朝着林蘅的方向去了。

她人是走远了几步了,可李家太太望着她的背影看了很久:桃蹊有十四了吧?

是呢,就十四了,怎么,你瞧着是有……

李家太太话音才落下,三房太太梁氏便先接了过来,可是这后话究竟如何,她到底没能说全了,那边儿赵夫人已经面色一沉,剜过去一眼,打断了冯夫人。

元月时候才过了十三岁的生辰,还小呢。其实她们这些高门里的夫人太太,没有不精明能干的,李家太太一开口,赵夫人就直把她心肠都看穿了,等再过个三五年,才算长大成人,也该许配人家了,你还别说,轮到自己姑娘身上,这想一想,心里就觉得不舒服了,总想着把孩子多留个几年,带在自己身边儿,日日看着她,守着她,哪里肯放到别人家里去,你说是不是?

这话便说的再明白没有,李家太太只当没察觉,也不多说别的,附和了两句,又玩笑了两句,便自然揭过去不提,连梁夫人没说完的话,也不敢再应了。

第六章:豁然开朗

第6章豁然开朗

林蘅这个人,生在江南,打从杭州来,西湖边儿上长大的姑娘,骨子里透着柔情和顺,举手投足,全是婉约。

温桃蹊一递一步的靠近时,目光也始终没从林蘅的身上挪开。

她自己就是个生的不俗的人,小小的年纪,已经可见倾国姿容,从前林月泉夸起她时,说洛神再世也不过如此,又说什么,便是这世间最质朴不过的素纱,穿在她的身上,也足以开出花来,她每每听来,不过嗔笑一场,可打心眼儿里,她一直都是知道自己的美的。

而林蘅与她,不分伯仲,还又多出些小家碧玉的娇柔与俏丽。

她二姐温时瑶瞧着她目不转睛的盯着林蘅瞧,便在她刚一走近,收住脚步时,先打趣着开了口:要瞧美人儿,自个儿回屋里对着铜镜也能瞧个够,像没见过似的,这样直勾勾的盯着林家妹妹,羞不羞?

林蘅回过头来,同温桃蹊四目相对,一颦一笑,全和前世无异——温桃蹊记的最清楚的,便是林蘅的一双眼,眼波风流,能溺出水来,里面是说不尽的浓情蜜意,道不尽的心思婉转,哪怕只看一眼,也一生难忘。

这样的姑娘,出现在她的生命里,真好。

只是温桃蹊又怕唐突了她,毕竟头一次见面,过分的热情,总会叫人不自在,没得还要以为她是个心术不正的丫头,存了什么坏心思,才这样百般殷勤。

是以温桃蹊一撇嘴,白嫩的小手虚握成拳,在她二姐的左臂上轻捶了一回:就你一张嘴满口胡说,一天到晚拿我来打趣,我听阿娘说,这是李家太太的娘家外甥女,林蘅姐姐生的这样好看,我头一回见,多看两眼又怎么了?要你来管我。

林蘅听了这话面皮微红,掩唇轻笑着:你生的更好看些,我一看,便挪不开目光了。

这就是林蘅了。

她是个温柔的人,却从不固执守旧,一处玩闹起来,也能说上几句俏皮的玩笑话,但又总不会叫人尴尬下不来台,是以与她相处,最叫人舒服不过。

温桃蹊笑吟吟的:林蘅姐姐才到歙州吗?上上个月我过生辰,阿爹阿娘请了好些人到家里来一起热闹,我没瞧见姐姐呐。

林蘅一面说是,一面把手重又垂回身侧去:我前几日才刚ᴶˢᴳ到的,错过了你的生辰,想来一定热闹极了,也好玩极了。

温时瑶在一旁接了话,仍旧是打趣的:她是全家的掌上娇,生辰那日,我大伯不知花了多少心思,要不是大伯母拦着,非要叫戏班子搭台唱上三天三夜,热闹个三天三夜,哪一年不是这样的?热闹是一定热闹极,好玩嘛,也一定是好玩极了,就是不知道你在歙州住多久,或是今年就回杭州也不怕,等明年元月,她过生辰,一定早早就派人到杭州去请你,总要叫你见识一回才好。

温桃蹊一跺脚,嗔怪着啐她:谁要你多话,林蘅姐姐是在问我的!她说着上了手去拉林蘅,把小脑袋一歪,我就说从前没见你到姐妹们的宴上露过面,不过我方才听我阿娘讲,姐姐是要在歙州小住一段日子的,可定了何时回杭州去吗?

她摇头说没有:也许三五个月,也许等到年下,我才来,还没想过何时回去,住在姑妈这里,爹娘也是放心的。

看似平淡的话语,其实是勾起了伤心事的。

温桃蹊知道林蘅的爹娘对她其实一直淡淡的,毕竟她上头有长兄,也有嫡姐,下头还有弟妹,她虽然容色过人,性情也出挑,但架不住出生的顺序不大好,不沾光。

那样便最好不过了,多住些日子才好呢,回头我带姐姐把这歙州好吃的,好玩的,都逛一遍,保管姐姐回了杭州还惦记。

温时瑶一根手指戳到了温桃蹊的脑门儿上去:我看林家妹妹生的文静,你别把人给带坏了。

她自己就是个最安静不下来的,遇见性情相投的,又或是她看得上的,话匣子打开了,说上三天三夜也收不住,活套的过了头,这会子还要数落打趣她?

温桃蹊扮了个鬼脸样,不屑一顾似的:二姐姐也别来说我,林蘅姐姐是文静,比你强多了。

温时瑶佯是不悦,要去拍她,她一闪身,往一旁温子娴身后躲:大姐姐你看她,说不过我,就要动手动脚的,当着客人的面儿,简直就是不成体统!

她们姊妹是一向打闹惯了的,只是从来不当真,玩儿过一阵子,就拉了温子娴出来挡着,也正好就此罢手。

温子娴把人从身后拉出来:我瞧你才是不成样子呢,阿蘅看着,心里要笑话,也是笑话你的。

几个姑娘就这样说笑玩闹着,后来大约是嫌在屋里闷得慌,长辈们又在,她们没法子撒欢儿,便叫温桃蹊牵了头,到周老太太跟前去告了礼,得了允准后,拉着林蘅便跑到了院子里去玩儿,疯了好半天,直到老太太身边儿的如意出来寻,才领着她们回去,陪着长辈们一道吃过了午饭,后话便都不提了。

而那天用过了午饭,送走了李家太太和林蘅后,温桃蹊静不下心来,细细的回想林蘅今日说的话,自己一个人在长房的院儿中闲逛了很久,也不知是怎么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便想明白了——

她就说哪里不大对,先是小金冠的丢失,后是林蘅的突然出现,一则是她前世记忆里根本没有的事,二则是比前世提前了六个多月的事,而实际上,前世里,她的小金冠,大抵也丢过,只是阿娘没有告诉过她,自己处置料理了,林蘅的出现,也未必是那时林蘅人不在歙州,而是她三月里到了歙州,一直住到了九月她祖母过寿,才跟着李家太太第一次登门而已。

如此说来,林蘅的事情倒可以放一放,而她的小金冠——前世这一年的四月里,孙妈妈可不是离开了温家吗?阿娘后来给她的说法,是孙妈妈家里小儿子病得厉害,孙妈妈回乡下老家去照顾她小儿子了,那时她糊里糊涂的,也就信了,后来孙妈妈再也没有回来过,她也缠着阿娘问过几次,阿娘每每敷衍打发了她,再往后,她也就忘了,不再问了,如今想来,哪里是这个原因,那不过是孙妈妈手脚不干净,素日里又颇有些倚老卖老的做派,才叫阿娘给打发出府,不许再回来了!

想通了这一层,温桃蹊登时神思清明,脚下也就轻快了许多,一路朝着小雅院方向回去不提。

第七章:此去难返

第7章此去难返

温桃蹊回小雅院的时候,一进了门,远远地就瞧见了站在廊下逗弄她那只鹦鹉的孙妈妈。

她的这只鹦鹉难得,是她二哥到西边去采买香料时,打个胡人手里买回来的,通体雪白,只有头顶一点红,看着就很是喜人,温桃蹊自得了这只鹦鹉后,养的精细,很少叫人碰它。

这会子孙妈妈上了手,她站得远,瞧得不大真切,只是心下不悦,正待要上前时,却见她的鹦鹉一对儿翅膀猛地扑闪起来,要不是脚上拴着链子,怕早就飞走了。

她自己养的东西,自己了解,这鹦鹉是个温和的性子,虽说平日不叫生人碰,可偶尔姊妹们一处时,也有摸上一摸的,断没有这样焦躁不安的时候。

温桃蹊拉下脸来:孙妈妈!

她扬了声,也咬重了话音,冷着嗓子叫了人。

孙妈妈一个激灵回头去看,忙就把手收了回去,三两步迎上前来,略一躬身,手往前一递,便要去拉温桃蹊的手:我的好姑娘……

温桃蹊却没有放脸子,手往身后一背,硬是躲开了孙妈妈的手:我刚才见大哥,大哥叫我给你带个信儿,你小儿子在乡下老家病了,托了人叫你回去看看呢。

孙妈妈面色一僵,动作也顿住了,看着自己空空的手心儿,啊了一声,抬眼盯上了温桃蹊那张看起来分明不怎么高兴的脸:我没见着家里头来信呐?怎么把信儿送到了大爷那里去呢?

前阵子大哥出去采买香料,正好到你们乡下老家那边儿,惦记着你家里,就顺道去看了一眼,你小儿子病得厉害,他就带了信儿回来,还留了银子给他们呢,她煞有其事的说,一面说,一面迈开步子往廊下走,哦对了,听大哥的意思,大夫瞧过,一味鹿茸,一味山参,都是大补的东西,又名贵,我也回过了母亲,你回家之前,会把这两味药备下,叫你一起带回去。

孙妈妈一时便有些慌了,她年纪大,这高门里待了半辈子,心眼子自然也就多,原本温桃蹊说起这事儿,她将信将疑,总觉得这里头古怪,要说病得厉害,那温长青是出去办事儿的,没个十天半个月怕也回不了家,怎么要叫他带信儿回来呢?再者说了,她家里头又不是那样没眼色,温长青是温家的宗子,是贵重的人,他们也配叫温长青给捎带口信儿吗?

只是后来温桃蹊越说越像是那么一回事,又是扯银子,又是说药材,孙妈妈这才稍稍变了脸色:他打小身子挺好的,怎么好端端的就病得厉害了,竟要用上鹿茸山参这样的药,姑娘,你看我这……

你不用说了。温桃蹊眸色一沉,已然瞧见了鹦鹉左边翅膀上掉了的一小片毛,心下便更是厌恶,连头也没有回,只是摆了摆手,你先回去收拾东西吧,今儿天也晚了些,阿娘又才送走了李家太太,顾不上你,等明儿一早,我带你去阿娘跟前回个话,带了东西,早去早回,要是有什么难处,你只管说,银子不够使了,也只管告诉我,你奶我一场,这些都不值什么的。

孙妈妈眼窝一热,老泪纵横,便又想上前去拉桃蹊的手,却不料仍旧不成,温桃蹊不动声色的躲了,一抬手,正好落在鹦鹉那半边儿翅膀上,略抬高三分音调叫白翘。

丫头是从屋里钻出来的,瞧见廊下的温桃蹊和孙妈妈,下意识的脚步顿了下。

温桃蹊只当没瞧见似的,淡淡的叮嘱她:你叫玉芙跟玉蓉跟着孙妈妈一起,帮她收拾收拾行李。

白翘啊了一嗓子,有些不敢置信,想问什么,话到了嘴边,看见了温桃蹊递过来的眼神,心下了然,就再没有多嘴,只是上前来拉了孙妈妈,哄着把人带走了不提。

大约莫有那么一盏茶的工夫,白翘便去而复返,温桃蹊仍旧立在廊下,有一下没一下的挑弄着鹦鹉面前的小食盒,心不在焉的。

白翘小步近前,放轻了声儿:姑娘要送孙妈妈走?

温桃蹊回了神,笑着看她:知道今儿为什么不叫你放了锦盒再到祖母屋里去伺候吗?

丫头脸色一白,眼角带着嘴角一起耷拉了下去,交叠在一起的两只手,不安的搓弄着:姑娘……

我不疑你,是知道你忠心不二,可是你想明白没有,忠心和坦诚,是一回事儿吗?

白翘忙不迭摇头,想了想好似不对,又连连点头,到最后,自己也急了,红了眼眶,可怜兮兮的看过去,抿紧了唇ᴶˢᴳ,却说不出话来。

眼前站着的,到底是白翘,温桃蹊心里始终不忍,有些道理,也该一点点教给她,白翘也许是无心的,今日也意识到做错了,但事关孙妈妈——

温桃蹊啧两声:关于孙妈妈,你到底知道些什么呢?

我……话到了嘴边,白翘仍旧犹犹豫豫的,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温桃蹊耐着性子,把手上的小银勺撂在一旁:我告诉她,她小儿子在老家病的不轻,叫她回去看顾的,但我跟你说个实话,我已经回过了阿娘,要打发她到庄子上去,再也不许回来了。

回不来……了?那个整日里趾高气昂,在小雅院里横着走,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孙妈妈,就这样,离开了?

白翘呆呆的,眼神有些滞:姑娘是查准了,那小金冠就是她偷出去的吗?

果然这事儿和孙妈妈脱不了干系,而白翘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温桃蹊也大概其明白了些。

她不答反问:你从前是不是就撞见过她手脚不干净?

白翘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须臾点头,重重的应声:那得有小半年了,我是在小库房撞见她的,挑了姑娘好几支金簪子,还有翡翠镯子,石榴石的耳坠子,一包的东西,就拿在手里,光明正大的从小库房走出来的!

显示全部
不想错过《浪漫言情》更新?安装精选故事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全文阅读
终身免费

精品推荐

最新小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