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京城,暑气渐浓。
周府送来帖子,邀我参加三日后的赏荷宴。
我将帖子放在案头,盯着上面周景文的笔迹。
「小姐,您要去吗?」青桃一边为我梳发一边问。
这几夜我总睡不安稳,梦里尽是周景文将给我的承诺一件件转送给崔令仪的场景。
我轻声道:「去吧,若不去,姑母又要说我不懂事。」
青桃的手顿了顿:「可是……那崔姑娘肯定又要作妖。」
我苦笑一下,没有回答。
自那日书斋一别,我与周景文已有半月未见。
期间他派人送过几次小玩意,一盒胭脂,几卷花笺,一把团扇。
都是女儿家喜欢的东西,却都不是我钟爱的。
从前他会送我兵书,送我奇石,送我亲手做的木雕。
他知道我不爱红妆爱笔墨,不爱绣花爱骑射。
而现在,他送的东西与送给崔令仪的别无二致。
赏荷宴那日,我选了件最简单的藕荷色罗裙,发间只簪一支木钗,是父亲从前亲手为我雕刻的。
青桃劝我戴上周景文送的银簪,我摇摇头:「不必了。」
周府花园里,荷花开得正盛。
我到得稍晚,园中已聚集了不少京城贵女。
姑母见我来了,远远地招手示意我过去:「昭昭,怎么来得这样晚?」
姑母拉着我的手,向身旁的夫人们介绍:「这是我侄女谢明昭,谢将军的掌上明珠。」
夫人们客套地夸赞了几句,我一一回礼。
目光扫过人群,不见周景文的身影。
姑母仿佛看出我的心思:「景文陪令仪去取琴了,令仪今日要为大家弹奏一曲。」
我抿了抿唇,勉强笑道:「崔姑娘琴艺精进,可喜可贺。」
正说着,周景文和崔令仪并肩而来。
崔令仪穿着一身素白纱裙,衣袂飘飘,宛若出水芙蓉。
周景文则是一袭靛蓝长衫,腰间系着玉带,俊朗挺拔。
两人走在一起,竟有几分璧人之感。
我别开眼,假装欣赏池中荷花。
周景文走到我身边,声音里带着久违的亲近:「昭昭,你来了。」
我转身行礼:「表哥。」
他看着我,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崔令仪的呼唤打断:「景文哥哥,琴放哪里好?」
周景文匆匆对我点点头,便去帮崔令仪安置古琴。
我走到角落坐下,安静地看崔令仪在众人瞩目下抚琴。
她弹的是《采莲曲》,技法虽不纯熟,却也婉转动听。
一曲终了,众人纷纷称赞。
「令仪学琴不过月余,已有如此造诣,实属难得。」周景文骄傲地说,目光温柔地落在崔令仪身上。
「哪里,都是景文哥哥教得好。」崔令仪羞怯地低头,随即看向我。
「谢姐姐琴艺高超,不如也为大家弹奏一曲?」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我。
我确实学过琴,但说不上高超。
崔令仪明知如此,却偏要当众提起。
「我琴艺粗浅,就不献丑了。」我淡淡地说。
姑母笑道:「昭昭太谦虚了,你小时候不是跟景文学过一阵吗?」
周景文也看向我,眼中带着鼓励:「昭昭,试试吧。」
在众人的注视下,我只好走到琴前坐下。
指尖轻触琴弦,我深吸一口气,弹了一首简单的《清心谣》。
比起崔令仪的华丽曲目,我的演奏确实平淡无奇。
弹奏间,我余光看见崔令仪嘴角微微上扬。
曲终,客套的掌声响起。
我正要起身,崔令仪忽然走过来:「谢姐姐弹得真好,这琴有些旧了,我那里有一把上好的蕉叶琴,不如……」
她说着,伸手来扶我,却在碰到我手臂的瞬间身子一歪,惊叫一声向后倒去。
扑通一声巨响,水花四溅,崔令仪整个人跌入了荷花池中。
「令仪!」周景文大喊一声,毫不犹豫地跳入池中。
园内顿时乱作一团。
我站在原地,看着周景文将湿淋淋的崔令仪抱上岸。
她脸色苍白,瑟瑟发抖地靠在他怀中,像只受惊的小鸟。
周景文突然抬头,眼中怒火让我后退了一步:「谢明昭!你为何推令仪下水?」
我震惊地看着他:「我没有!」
周景文厉声打断:「我亲眼所见!就因为她琴弹得比你好,你就要这样害她?」
周围人的目光如针般刺在我身上。
姑母快步走来,看了看崔令仪,又看看我,眼中满是失望:「昭昭,你太让我失望了。」
我声音颤抖,却坚定:「我没有推她,是她自己……」
周景文大喝一声:「够了!谢明昭,我原以为你只是骄纵了些,没想到竟如此恶毒!令仪身子弱,若有个三长两短……」
崔令仪适时地咳嗽起来,虚弱地拉住周景文的袖子:「景文哥哥,别怪谢姐姐,是我自己不小心。」
「你不用替她说话。」周景文温柔地对崔令仪说,转向我时眼神又冷了下来。
「谢明昭,向令仪道歉。」
我环顾四周,每一张脸上都写着谴责。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无论我说什么,都不会有人相信。
小说《砚上昭昭》 试读结束。